黑糖糕澎湖

黑糖糕澎湖:完美比例食譜與製作秘訣大公開

呼... 說起澎湖,除了碧海藍天,我最念念不忘的就是那塊樸實卻魔力驚人的黑糖糕澎湖!它不是那種花枝招展的西點,就是紮紮實實一塊,顏色深沉得像老船長的面板,飄著濃濃焦糖香和微微麵粉甜。咬下去,嗯... 那個口感!不是入口即化,而是帶點微微的Q勁,濕潤綿密卻不黏牙,黑糖的香氣在嘴裡慢慢散開,溫溫潤潤,甜得剛剛好,一點都不膩。這種古早味,真的會讓人想一塊接一塊。每次去澎湖,行李箱裡絕對少不了它當伴手禮,自己回來後又總想著自己做,結果... 唉,說多了都是淚。

真的,我試過好幾次,要嘛太濕軟爛趴趴,要嘛乾得像磚頭,不然就是黑糖香氣出不來。市面上食譜百百種,看著簡單,做起來學問可大了。這次我可是鐵了心,查遍資料(還偷偷請教了澎湖朋友家的長輩),實驗了好幾輪,終於抓到那個「差不多」的眉角。今天就來把我這份帶著汗水(可能還有點麵粉)的黑糖糕澎湖獨家心得,毫無保留大放送!保證讓你避開我踩過的坑,做出那記憶中澎湖老街的迷人滋味。

一、 食譜大公開:比例是靈魂!

想要做出道地的黑糖糕澎湖,食譜比例真的超級關鍵!差一點點,口感就天差地遠。我參考了很多版本,也比較過一些名店(不能說名字啦,怕被追殺),最後調整出這個我自己覺得最接近澎湖老味道的配方。強調一下,這配方做出來不會死甜,是那種大人小孩都會喜歡的溫潤黑糖香。

講到份量,我得囉嗦幾句。烘焙嘛,精準很重要,尤其這種靠膨發的糕點。家裡最好備個小電子秤,千萬別只用「大概」、「少許」這種玄學單位,失敗率真的會飆高(血淚教訓1號)。

來,看看我實驗多次的黃金比例(這是做一個標準8吋圓模或方模的量):

材料 份量 關鍵備註
澎湖在地黑糖 200克 (強烈建議!風味差很多。沒有的話選顏色深、香氣濃的純黑糖,別用二砂或紅糖代替)
熱水 200克 (用來溶解黑糖,溫度要高才能充分溶解)
中筋麵粉 200克 (筋度適中,太高中筋會太Q,太低筋會太鬆散。別用錯!)
在來米粉 50克 (這是澎湖黑糖糕口感特殊的關鍵之一!增加Q度和紮實感,只用麵粉會太軟)
泡打粉 8克 (澎湖黑糖糕主要靠它發起來,量要足但別過量,會有怪味。買新的!)
小蘇打粉 2克 (輔助泡打粉,幫助上色更深、組織更細緻)
沙拉油 30克 (或液態椰子油,增加濕潤度和光澤)
一小撮 (真的只要一點點,提味用的,畫龍點睛!)

💡 貪吃鬼小筆記: 看到那個 澎湖在地黑糖 標註了嗎?真的不是開玩笑。我試過用一般超市黑糖,香氣和深度就是少了那股「海風味」(心理作用?但我覺得有差!)。如果買不到正港 黑糖糕澎湖 用的那種,至少挑顏色很深、聞起來焦香濃鬱的純黑糖塊。還有那個 在來米粉,絕對不能省!少了它,口感就從「澎湖Q」變成「發糕軟」,整個不對勁。

二、 食材挑選學問大:魔鬼都在細節裡!

食材好不好,直接決定了你的黑糖糕澎湖是「驚艷全場」還是「默默倒掉」。別小看這些基礎材料,學問可深了。

1. 黑糖:風味靈魂,重中之重!

  • 首選:澎湖在地黑糖! 這真的是精髓所在。澎湖因為氣候和傳統工法,做出來的黑糖帶有獨特的礦物質風味和焦香,顏色特別深沈,甜味醇厚不膩。網購找找看,有些澎湖農會有出。真買不到...
  • 替代:深色、純正的黑糖塊。 仔細看成分標示,要 100%純黑糖,別買到混了白糖或新增物的。顏色越深、聞起來焦糖香氣越濃鬱越好。日本沖繩黑糖臺灣本土手工黑糖(顏色深的) 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  • 絕對NG:二砂(黃砂糖)、紅糖、黑糖粉(除非確認是純黑糖研磨)。 這些風味和顏色都差太多,做出來就不叫 黑糖糕澎湖 了!

我踩過的雷:貪便宜買過一種標榜「黑糖」的粉,結果顏色淡、香氣弱,做出來的糕體蒼白無力,味道單薄,完全不是那回事!氣死。

2. 粉類:口感基石,不容馬虎!

  • 中筋麵粉: 就是一般做包子饅頭那種。品牌差異不大,但記得 不要用高筋(麵包粉)或低筋(蛋糕粉)。高筋會讓糕體太有嚼勁像發粿,低筋則太鬆散沒口感。
  • 在來米粉: 就是粘米粉。這個是創造 黑糖糕澎湖 特有微微Q彈感的秘訣。一樣選品質穩定的大品牌即可。
  • 泡打粉 & 小蘇打粉: 澎湖黑糖糕蓬鬆的關鍵! 務必買「無鋁」泡打粉,吃得比較安心。小蘇打粉量很少,但幫助很大。重點是: 一定要買新的! 開封太久失效,你的糕就發不起來,變磚頭!(別問我怎麼知道的... 淚)

3. 油 & 水:

  • 沙拉油: 選無色無味的,像葵花油、葡萄籽油。不要用橄欖油(味道太重)、花生油(搶味)。
  • 水: 煮滾過的開水或過濾水。溶解黑糖要用 熱水!熱水!熱水! (很重要說三次)溫度夠高才能把黑糖徹底融化,釋放香氣,也避免糖粒沉底。

三、 做法步步驚心:手勢、火候都是學問!

好了,重頭戲來了!材料備齊,準備開工。做法看起來步驟不多,但每個小細節都關係到成敗。跟著我做,邊做邊解釋坑在哪裡:

步驟 1:融化黑糖,香氣爆發!

  • 200克黑糖200克熱水 放在一個夠大的鍋子或碗裡。水一定要夠熱!我習慣用剛滾的開水。
  • 用力攪拌! 攪到黑糖完全溶解,一點顆粒都不剩。你會聞到超~級~香~的黑糖焦香飄出來,超療癒!這就是成功的開始。放一邊讓它 冷卻到室溫,至少溫溫的不燙手。非常重要!太熱會把後面的粉燙熟,也會殺死泡打粉活性。

貪吃鬼疑問:為什麼一定要冷卻? 因為後面要加的泡打粉和小蘇打粉遇到高溫會提前反應,等到要蒸的時候就沒力氣發了,你的糕就會扁扁的!

步驟 2:粉類過篩,鬆軟秘密!

  • 200克中筋麵粉50克在來米粉8克泡打粉2克小蘇打粉 還有那一 小撮鹽,全部倒在一起。
  • 拿出篩網,認真過篩! 過篩!過篩!過篩!這步驟不能偷懶。過篩能讓粉類混合均勻(尤其是膨脹劑),去除結塊,讓空氣進去,蒸出來的糕體才會細緻綿密,不會有顆粒感或有地方沒發起來。篩個2次更保險。

步驟 3:混合濕料,溫柔相待!

  • 確認黑糖水 完全冷卻 了(手摸鍋子外壁是涼的或微溫),倒入 30克沙拉油(油別急著在熱的時候加,高溫也可能破壞油的性質)
  • 用打蛋器或筷子輕輕攪拌均勻,讓油和水乳化融合。這時液體看起來會有點光澤。

步驟 4:粉水交融,關鍵手勢!

  • 把過篩好的粉類,一口氣倒入步驟3的濕料中。
  • 重點來了:用「切拌」法!絕對不要用力畫圈攪拌! 想像你在切東西,用刮刀或打蛋器從底部輕輕翻上來,再切斷麵糊。動作要輕、快、有效率。目標是把粉類 大致拌勻,看不見乾粉就好。 千萬不要拌到滑順無顆粒!寧可見一點點小粉粒也別過度攪拌!
  • 為什麼? 過度攪拌會讓麵粉產生筋性,蒸出來的黑糖糕澎湖會變得緊實、韌性強,甚至出筋,口感就毀了!我們要的是鬆軟帶Q,不是嚼橡皮筋啊!(這是我失敗最多次的地方,總覺得沒拌勻,結果手賤多拌幾下... 悲劇)

步驟 5:靜置醒發,等待奇蹟!

  • 拌好的麵糊看起來會有點粗糙,疙疙瘩瘩的,沒關係,這就對了!把它靜置在旁邊 10-15分鐘
  • 靜置時,你可以去準備蒸鍋。這休息時間讓粉類有機會充分吸收水分,同時泡打粉也開始悄悄作用,麵糊會變得稍微光滑一點點(但還是會有些小顆粒,正常)。

貪吃鬼實測心得: 靜置前後麵糊狀態真的有差!靜置後稍微流動性好一點,蒸出來的組織更均勻。別省這10分鐘!

步驟 6:蒸鍋準備,火力全開!

  • 深鍋 + 足量滾水! 蒸鍋要夠深,避免水滾時濺進去。水加到鍋子一半高度左右。提早開火把水 煮到大滾,冒出大量蒸氣。
  • 模具處理: 用8吋圓模或方模(耐熱的!),內壁和周邊底部抹上一層薄薄的沙拉油,方便脫模。也可以在底部墊一張烘焙紙(剪裁合適大小)。
  • 把靜置好的麵糊,再次 輕輕地、稍微拌一下(就幾下,讓沉底的拌上來),然後從稍高處倒入準備好的模具中,大約 7-8分滿。它蒸的時候會膨脹,別倒滿!用筷子輕輕在麵糊表面劃幾圈,或是輕敲模具幾下震出大氣泡。

步驟 7:大火猛蒸,時間精準!

  • 關鍵!蓋子要包布! 找一條乾淨、吸水的廚房毛巾(別用有毛屑的),包住鍋蓋的內側。或者用沒有氣孔的鍋蓋(像竹蒸籠就很好)。這是為了防止蒸氣凝結成水滴下來,砸壞你膨脹中的寶貝糕體表面!表面坑坑疤疤就難看了。(第一次沒包布,蒸出來表面像月球表面... 哭)
  • 把裝好麵糊的模具小心放入 已經大滾 的蒸鍋中。蓋上包了布的蓋子。
  • 全程保持大火! 沒錯,大火!讓蒸氣強力、持續地往上衝。計時: 35-40分鐘 (視你家爐火和模具深淺調整,8吋模大約這個時間)。
  • 禁忌: 千萬別中途開蓋偷看!蒸氣一跑掉,溫度驟降,你的糕就可能瞬間塌陷,前功盡棄!忍住!怎麼判斷熟了沒? 時間快到時,用竹籤或細筷子從中間插下去,抽出來如果是 乾淨 的,沒有沾黏麵糊,就表示熟了。如果還有濕麵糊,蓋回蓋子再多蒸3-5分鐘。

步驟 8:出爐冷靜,脫模最美!

  • 時間到,確認熟了,關火。
  • 重點!不要馬上開蓋! 先讓它在鍋裡 燜5分鐘。這一步是讓內外溫度趨於一致,避免驟然接觸冷空氣而塌陷。
  • 5分鐘後,小心地掀開蓋子(避開蒸氣),把模具整個拿出來,放在網架上 完全放涼。對,要 完全冷卻 才能脫模!熱的時候太軟太脆弱,一碰就爛或變形。相信我,等它冷卻的香味折磨也是一種修行... 忍住!

步驟 9:完美切塊,享受成果!

  • 等糕體摸起來完全涼透了(至少1-2小時),就可以脫模。用薄刀沿著模具邊緣劃一圈,倒扣輕敲,應該就能順利脫出。
  • 乾淨、鋒利 的刀(沾點冷開水或抹點油更好切),切成你喜歡的大小。你會看到組織非常漂亮,濕潤綿密,帶著誘人的深琥珀色。

貪吃鬼終極心得: 剛蒸好的澎湖黑糖糕香氣最奔放,溫熱著吃超幸福!但我發現,放到 隔天 (密封好室溫或冷藏),口感會變得更Q彈紮實一點,黑糖的風味也會融合得更深沉溫潤,完全是另一種迷人風味!難怪澎湖賣的都是放涼的糕。試試看,兩種溫度都愛!

給自己拍拍手! 能跟著做到這裡,你離完美的 黑糖糕澎湖 就不遠了!記住那些關鍵點:澎湖黑糖、在來米粉、粉類過篩、冷卻糖水、切拌手法、靜置麵糊、包布大火蒸、燜後完全冷卻。這些都是成就一塊夢幻 黑糖糕澎湖 的基石。多做幾次,手感就出來了!

Q&A 時間:貪吃鬼快問快答

Q:為什麼我的黑糖糕澎湖蒸出來表面濕黏、塌陷?

A: 最可能原因:1. 蒸鍋火力不夠大中途開蓋,導致膨脹不足或遇冷塌陷。2. 水蒸氣滴到表面(沒包布或蓋子太密)。3. 沒完全蒸熟 (時間不夠或模具太厚)。4. 泡打粉失效 (買新的!)。5. 出爐沒燜或沒冷透就脫模。一次檢查這些點!

Q:澎湖黑糖糕冷掉變硬怎麼辦?

A: 這是正常的喔!因為有在來米粉,冷卻後本來就會變得比較紮實有彈性。想吃軟一點,可以切片後 用電鍋(外鍋加一點點水)稍微蒸一下,或用 微波爐低溫加熱10-20秒,就會恢復濕潤Q軟的口感了。但我個人更愛冷掉的Q勁!

Q:做好的黑糖糕澎湖可以放多久?怎麼儲存?

A: 完全冷卻後,用「密封盒」或「保鮮膜緊緊包好」,室溫約可放 2-3天(夏天建議放涼後冷藏)。冷藏可放 約5-7天,風味會更融合,口感更Q。冷藏後變硬要吃前再稍微蒸熱或微波即可。不建議冷凍,解凍後口感容易變差,水分流失。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