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桃園機場咖啡廳: 推薦清單、價格指南與選擇心法
作為一個跑了三十幾個國家、在機場候機時間加起來可能比某些人坐飛機時間還長的老旅人,機場咖啡廳對我來說,早就不是單純喝杯飲料的地方了。它們是我行程的起點、終點,是趕路中的喘息,是觀察世界的微型視窗,更是我這種咖啡因重度依賴者的救命站。今天,就和大家深入聊聊桃園機場咖啡廳,分享我踩點無數後,覺得真正值得你停下腳步、花點時間(和新臺幣)的那些角落。
桃園機場咖啡廳對我來說,意義真的不太一樣。你想啊,剛到臺灣,或者準備離開,心情本來就很複雜,興奮、不捨、疲憊全攪在一起。這時候,一杯對的咖啡,一個舒服的位置,就能瞬間把狀態調整好。我記得有次從歐洲飛回來,長途航班累得像條狗,下飛機就想找個地方癱著。當時在二航的某個角落,找到一家燈光溫暖、沙發軟得能陷進去的桃園機場咖啡廳,點了一杯熱拿鐵配個簡單的三明治,那個瞬間,真的有種“啊,終於到家門口了”的踏實感。所以,機場的咖啡廳,對我而言,不只是消費場所,更是一種情緒轉換的驛站。那種“啊,終於可以喘口氣”或者“嗯,旅程要開始了”的感覺,往往就在踏進一家對的桃園機場咖啡廳時湧現。
桃園機場咖啡廳的選擇,比你想象中豐富太多!從國際連鎖巨頭到本地精品代表,從快節奏的意式吧檯到能讓你窩上半天的舒適沙發區,從第一航廈到第二航廈,甚至管制區內外,選擇多到眼花繚亂。當然,機場嘛,價格肯定比市區貴上一截,這點要有心理準備(後面會細聊)。但貴歸貴,值不值得,還得看你的需求和當時的情境。是匆匆趕路需要提神?還是轉機時間超長想好好放鬆?或者想找個地方安靜處理工作?不同的需求,對應的桃園機場咖啡廳就完全不同。
目錄
為了方便大家快速抓到重點,我把我個人體驗過的、覺得值得推薦的桃園機場咖啡廳,按照幾個關鍵維度整理出來,一目瞭然:
桃園機場咖啡廳推薦清單:航廈分佈與特色速覽表
咖啡廳名稱 | 位置 (航廈/區域) | 主要風格特色 | 適合情境 | 個人評分 (5分滿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星巴克 (Starbucks) | 一航廈3F 出境大廳 二航廈3F 出境大廳 二航廈4F 出境區 (多家) |
全球統一熟悉感 穩定、選擇多、座位相對充足 |
快速補充咖啡因 需要穩定品質 團隊集合點 |
★★★★☆ |
伯朗咖啡館 (Mr. Brown) | 一航廈1F 入境大廳 二航廈1F 入境大廳 二航廈B2美食街 |
臺灣在地連鎖代表 價格略親民 常有臺灣茶飲選擇 |
入境後想立刻歇腳 預算稍緊 想喝點茶類 |
★★★☆☆ |
摩斯漢堡 (Mos Burger) | 一航廈B1 二航廈B2 二航廈3F (部分店) |
日式速食 咖啡搭配輕食 出餐速度相對快 |
需要快速解決餐食+咖啡 想吃點鹹食墊胃 |
★★★☆☆ |
CAFFÈ RITAZZA | 二航廈4F 出境區 (近D區) | 歐陸咖啡館氛圍 義式風格濃厚 甜點選擇精緻 |
想體驗不同咖啡風味 享受較精緻點心 轉機時間充裕 |
★★★★☆ |
春水堂人文茶館 | 二航廈3F 出境大廳 | 濃厚臺灣茶文化 珍珠奶茶首選 獨特茶點與套餐 |
想喝珍奶/臺灣茶 體驗臺式餐飲 與外國朋友分享 |
★★★★☆ |
D2惡魔蛋糕 & 咖啡 | 二航廈3F 出境大廳 | 主打特色蛋糕甜點 環境明亮舒適 精品咖啡路線 |
甜點愛好者 想同時滿足咖啡與甜食慾望 |
★★★★☆ |
酷摩咖啡 COFFEE | 二航廈4F 出境區 (近C區) | 簡約現代風格 強調咖啡本質 座位較緊湊 |
專注品嚐咖啡 登機前快速一杯 預算中等 |
★★★☆☆ |
路易莎咖啡 (Louisa) | 一航廈1F 入境大廳 | 臺灣連鎖精品代表 豆單選擇多 價格相對合理 |
支援臺灣品牌 對咖啡豆有要求 入境後恢復元氣 |
★★★★☆ |
太平洋鮮活 (Pacifica) | 一航廈3F 出境大廳 | 複合式餐飲 提供較多餐點選擇 空間寬敞 |
需要完整餐點 家庭或多人同行 想一次解決餐飲 |
★★★☆☆ |
高宇庭咖啡 | 一航廈4F 出境區 (近A區) | 獨立咖啡館氛圍 特色手沖單品 隱密性較高 |
尋找安靜角落 深度咖啡愛好者 體驗手沖魅力 |
★★★★☆ |
好,表格是快速掃描,現在讓我一家一家,掰開揉碎了跟你分享我的真實體驗,絕對不藏私!我會嚴格按照地址、營業時間、價格區間、必點選單、還有我的個人評價(好的壞的都說!)來介紹。這份名單,可是我在桃園機場咖啡廳之間穿梭無數次,用時間和金錢(還有腰圍…)堆出來的經驗談。
1. 星巴克 (Starbucks)
- 地址: 第一航廈:3樓出境大廳。第二航廈:3樓出境大廳、4樓出境區(有好幾家,看登機門方向)。
- 營業時間: 基本上跟著航班走,通常凌晨4-5點開到晚上11-12點左右(每家稍有不同,但覆蓋絕大部分航班時間)。這點超重要!尤其是搭乘紅眼航班或深夜抵達時,星巴克往往是少數、甚至是唯一亮著溫暖燈光的桃園機場咖啡廳。
- 價格區間: 中高。跟全球機場星巴克一樣,價格比市區貴!大杯拿鐵大概 NT$170-190 跑不掉。糕點也比外面貴 NT$20-30。
- 必點選單:
- 經典熱拿鐵 (Hot Latte): 永遠的安全牌,品質穩定,提神首選。不想踩雷就點它。
- 季節限定特調: 如果剛好碰到有趣的限定品項(像之前的福吉茶那堤之類),可以嘗鮮,但價格通常更高。
- 紐約起司蛋糕: 星巴克的經典甜點,雖然偏甜,但在機場環境下,配咖啡還算解饞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好啦,我知道很多人覺得星巴克沒特色,但老實說,在桃園機場咖啡廳的選擇裡,它有個無法取代的優勢:可靠性和普及度。當你不知道吃什麼(或附近沒別的選擇)、當你需要一個大家都認識的集合地點、當你只想快速補充一杯品質穩定的咖啡因時,星巴克永遠在那裡。座位通常不少(雖然熱門時段還是難找位子),有插座(記得帶轉接頭),Wi-Fi也算穩定。缺點就是貴!還有,人真的很多,有時候會很吵。但如果你是凌晨三點落地,或是清晨六點趕飛機,看到那綠色燈牌,真的會有點感動(荷包哭泣就是)。
2. 伯朗咖啡館 (Mr. Brown)
- 地址: 第一航廈:1樓入境大廳。第二航廈:1樓入境大廳、B2美食街。
- 營業時間: 入境大廳的店通常開得早關得晚,配合航班,約早上6-7點開到晚上10-11點。美食街的店可能時間稍短。
- 價格區間: 中等偏上。比星巴克稍微友善一點點。大杯拿鐵約 NT$150-170。餐點、三明治價格相對合理。
- 必點選單:
- 招牌曼特寧咖啡: 伯朗的經典款,味道濃鬱厚實,適合喜歡重口味的人。
- 伯爵鮮奶茶: 不想喝咖啡的好選擇,茶香明顯,奶泡也算細緻。
- 火腿可頌 / 鮪魚三明治: 簡便輕食選項,填肚子不佔胃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這是很道地的臺灣連鎖品牌,在桃園機場咖啡廳裡有濃濃的親切感。特別是落地後,在入境大廳就能看到熟悉的招牌,那種「啊,回到臺灣了」的感覺特別強。價格在機場環境下算是比較能接受的,餐點選擇也多樣一些,從咖啡、茶飲到簡餐、甜點都有。座位環境就是標準連鎖咖啡店,不算頂級舒適但夠用。我覺得它最大優勢是在「入境層」的便利性。剛下飛機,排隊等通關、等行李,全身又累又僵,一出關就能立刻坐下喝點熱的、吃點東西緩緩神,不用再拖著行李上樓下樓找。品質嘛,穩定中庸,沒太大驚喜但也難踩雷。
3. 摩斯漢堡 (Mos Burger)
- 地址: 第一航廈:B1美食天地。第二航廈:B2美食街、3樓出境大廳旁(部分點)。
- 營業時間: 美食街區域通常 上午10點開到晚上9-10點,出境層的可能配合航班開更晚些(建議查詢)。
- 價格區間: 中等。咖啡飲品本身價格不高(NT$60-120不等),但重點是你通常會點套餐!單點米漢堡加咖啡套餐大概 NT$150-220。
- 必點選單:
- 摩斯咖啡(熱/冰): 就是標準的美式咖啡,順口不酸澀,搭配漢堡很解膩。
- 摩斯熱狗堡套餐 / 海洋珍珠堡套餐: 經典鹹食選項,搭配咖啡變成簡便一餐。
- 摩斯雞塊: 小點心,配咖啡也不錯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蛤?摩斯也算桃園機場咖啡廳?我知道你可能會疑惑。但聽我說!對於時間緊迫、肚子餓又需要咖啡因的人(特別是像我這種習慣咖啡配一點鹹食的人),摩斯是個超級實際的選擇!出餐速度相對快(比起很多坐下來點餐的咖啡廳),價格透明合理,漢堡品質穩定。它的咖啡就是標準的日式美式,不花俏,但至少不會難喝,提神足矣。特別適合在起飛前,你發現登機時間快到了,覺得餓又有點睏,衝進摩斯點個套餐快速解決。環境比較快餐店風格,講求效率。別期待什麼悠閒氛圍,但絕對是「實用型」桃園機場咖啡廳的代表。缺點嘛,就是咖啡選擇少,豆子風味簡單,純粹喝咖啡的人可能會失望。
4. CAFFÈ RITAZZA
- 地址: 第二航廈:4樓出境區(近D區登機門)。
- 營業時間: 配合航班,通常早上6-7點開到晚上9-10點左右。
- 價格區間: 中高。與星巴克差不多,大杯拿鐵約 NT$170-190。甜點價格也偏高。
- 必點選單:
- 經典義式濃縮 (Espresso): 考驗咖啡館基本功,這裡的還算到位,油脂豐富。
- 卡布奇諾 (Cappuccino): 奶泡綿密,咖啡與牛奶比例不錯。
- 提拉米蘇 (Tiramisu): 算是機場裡水準不錯的甜點選擇,酒香明顯(開車/開飛機前別吃太多!)。
- 可頌: 有時會有不錯的可頌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這是個歐洲來的咖啡品牌(總部在英國),在桃園機場咖啡廳中風格比較偏歐陸。位於二航廈較安靜的D區附近,人潮相對少一些,氛圍也比較輕鬆、帶點小精緻。咖啡走的是傳統義式路線,豆子烘焙度較深,風味比較醇厚、帶點苦甜感,跟我習慣的北歐淺焙路線不同,但別有一番風味。甜點是亮點,比很多連鎖品牌的選擇精緻些(當然價格也…)。座位舒適度一般,但環境相對安靜,適合想稍微放鬆、不被打擾的旅客。我覺得它適合轉機時間充裕,或者想體驗不同於美式連鎖咖啡風味的人。價格確實不便宜,但換個口味、換個氛圍,也算值回票價(心理上啦)。二航廈D區附近選擇不多,它是個不錯的品質之選。
5. 春水堂人文茶館
- 地址: 第二航廈:3樓出境大廳(近美食區)。
- 營業時間: 約上午10點開到晚上9點半或10點(配合航班可能微調)。
- 價格區間: 中高。珍奶一杯 NT$160-190 跑不掉。功夫麵、小菜套餐約 NT$150-250。
- 必點選單:
- 珍珠奶茶(冰/熱): 鎮店之寶!茶味濃,珍珠Q彈,機場最佳解饞選擇之一(雖然貴)。
- 功夫麵(炸醬/麻醬): 簡單好吃的臺式麵點,很有飽足感。
- 黃金香酥雞: 經典小點,配珍奶或茶都不錯。
- 熱四季春/鐵觀音: 純茶愛好者推薦,可以回沖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講到桃園機場咖啡廳,怎麼能錯過臺灣之光 – 珍奶!春水堂絕對是你在機場想喝一杯道地珍珠奶茶的首選。雖然價格… 唉,機場價嘛,看著選單心會揪一下,但那個味道,特別是離臺前最後一杯,或者帶外國朋友體驗臺灣味時,還是會心甘情願掏錢。它的珍奶水準在機場環境下是頂尖的,茶香和奶味平衡,珍珠口感好。除了飲料,還能點些臺式小點、麵食,變成迷你臺式下午茶或簡餐。環境是舒適的中式茶館風格,座位也算寬敞。缺點就是人多的時候可能會有點吵雜,然後價格真的偏高(一杯珍奶快兩百!)。但身為臺灣人,離境前喝一杯春水堂珍奶,幾乎成了一種儀式感(錢包痛哭的儀式)。
6. D2惡魔蛋糕 & 咖啡
- 地址: 第二航廈:3樓出境大廳(靠近報到櫃檯)。
- 營業時間: 約上午10點開到晚上8-9點。
- 價格區間: 中高。切片蛋糕 NT$150-200+,咖啡飲品 NT$140-180。
- 必點選單:
- 招牌惡魔蛋糕(巧克力口味): 濃鬱濕潤的巧克力蛋糕體,上面是厚厚的巧克力醬,甜食控會愛(但真的很甜!)。
- 各式切片蛋糕: 常有季節限定款,視覺效果不錯,適合拍照。
- 精品拿鐵/卡布: 咖啡品質比預期的好,豆子有挑過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絕對是桃園機場咖啡廳裡,甜點控的天堂!如果你登機前非常渴望一塊漂亮的蛋糕來撫慰心靈(或撫慰即將被航空公司餐虐的胃),D2是首選。它的蛋糕櫃真的很誘人,擺滿了各式精緻的切片蛋糕,尤其是招牌的惡魔蛋糕,巧克力控難以抗拒(雖然我個人覺得偏甜,吃一半配黑咖啡或茶剛好)。咖啡的水準,說實話,比我想像中好,不是隨便配配角而已,有認真做的精品路線。環境明亮簡潔,位置在出境大廳,很方便報到完或候機時過來。缺點?價格也是機場級的高貴,而且蛋糕熱量爆表!座位不算特別多,尖峰時段可能會沒位子。但對於想同時滿足甜食慾望和咖啡癮的人來說,是很棒的選擇。
7. 酷摩咖啡 COFFEE
- 地址: 第二航廈:4樓出境區(近C區登機門)。
- 營業時間: 配合航班,約早上7點開到晚上9點左右。
- 價格區間: 中等偏上。咖啡 NT$120-170。
- 必點選單:
- 單品手沖咖啡: 有機會喝到比較特別的豆子,是愛好者可以嘗試的點。
- 酷摩經典拿鐵: 基礎款,品質穩定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店名氣沒那麼大,位置在二航C區登機門附近,店面不大,風格簡約現代。我覺得它算是桃園機場咖啡廳裡比較專注在「咖啡」本身的選擇。豆子據說是自家烘焙(或至少是精選合作),除了基本的義式咖啡,有時會有單品手沖可以選,這在機場咖啡廳中比較少見。咖啡師感覺也比較專業一點(相對於完全標準化作業的連鎖店)。價格在機場算中等,沒特別便宜但也不到最頂。座位比較少且緊湊,適合快速喝一杯或者咖啡愛好者想喝點不一樣的。如果你剛好在C區附近登機,又不想喝星巴克或Ritazza,可以來試試這家,感受一下比較純粹的咖啡風味。缺點就是環境空間不大,不適合久坐或想要很舒適沙發的人。
8. 路易莎咖啡 (Louisa Coffee)
- 地址: 第一航廈:1樓入境大廳。
- 營業時間: 約早上7點開到晚上10點左右(配合入境航班)。
- 價格區間: 中等偏上。比市區貴,但比星巴克略低一點點。大杯拿鐵約 NT$150-170。
- 必點選單:
- 莊園級拿鐵/黑咖啡: 豆單選擇較多,有時有特色莊園豆可選。
- 小農鮮奶茶: 茶味不錯。
- 佛卡夏/貝果: 輕食選擇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哇!終於在一航入境層看到臺灣精品連鎖代表路易莎了!這對支援本土品牌的我來說是個好訊息。位置就在入境大廳出來不遠,剛落地就能看到熟悉的橘色招牌,讚啦。咖啡品質維持路易莎一貫水準,豆單選擇比星巴克、伯朗多,可以喝到不同風味層次的咖啡。價格在機場環境下,算是比較能接受的,特別是跟星巴克比,感覺“相對”沒那麼痛(雖然還是比市區貴上不少)。環境明亮乾淨,座位也算舒適。對於剛回到臺灣、想立刻用一杯熟悉的臺灣好咖啡喚醒味蕾的人(或解長途飛行的疲憊),這家桃園機場咖啡廳非常合適!而且就在入境層,不用拖行李奔波。缺點就是目前只有一航入境有,二航的朋友暫時享受不到。還有入境大廳人來人往,環境會比較嘈雜一點。
9. 太平洋鮮活 (Pacifica)
- 地址: 第一航廈:3樓出境大廳。
- 營業時間: 約上午10點開到晚上9點半或10點(配合航班)。
- 價格區間: 中高。簡餐套餐約 NT$250-400,咖啡飲品 NT$130-180。
- 必點選單:
- 各式臺式簡餐套餐(如三杯雞飯、紅燒牛腩飯): 餐點是重點,口味尚可,選擇多。
- 水果茶/鮮果汁: 強調鮮果元素。
- 咖啡(搭配套餐): 作為附餐飲料OK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嚴格來說更像是複合式餐廳,咖啡只是其中一部分。我把它列入桃園機場咖啡廳名單,是因為它提供了在機場相對少見的、比較完整的「正餐」選擇(有飯有麵),同時也賣咖啡飲品。如果你在起飛前需要吃一頓紮實的飯,而不是輕食三明治,太平洋鮮活是個選項。位置在一航出境大廳,方便。餐點口味就是標準的機場餐,不驚艷但能吃飽。咖啡… 嗯,就當作是搭配餐點的飲料吧,別抱太大期望,就是普通商業咖啡水準。環境空間算寬敞,適閤家庭或多人一起用餐。缺點就是價格不便宜(一份套餐加飲料可能就破四百),純粹為了喝咖啡來這裡CP值不高。適合「需要認真吃頓飯」順便喝杯飲料的旅客。
10. 高宇庭咖啡
- 地址: 第一航廈:4樓出境區(近A區登機門)。
- 營業時間: 配合航班,約早上6-7點開到晚上9點左右。
- 價格區間: 中高。單品手沖 NT$200+,義式咖啡 NT$150-180。
- 必點選單:
- 精選單品手沖咖啡: 店家的強項,豆子常有特色批次。
- 莊園拿鐵: 使用較好的配方豆或單一產區豆製作的義式咖啡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算是桃園機場咖啡廳裡的隱藏版、比較偏向獨立小店氛圍的選擇(雖然可能也是連鎖或特許經營?)。位置在一航A區附近,相對隱密一點,人潮較少,環境安靜許多。老闆(或店員)看起來像是對咖啡有熱情的人,會跟你聊聊豆子。主打的是精品咖啡路線,單品手沖是亮點,可以喝到風味描述比較細緻的豆子,這在機場真的很難得!義式咖啡的豆子等級也比一般連鎖店好。價格當然反映在品質上,單品手沖兩百多跑不掉。座位不多,但有種在其他機場咖啡廳找不到的安靜專注感。適合咖啡愛好者、想認真品一杯好咖啡打發轉機時間、或需要一個安靜角落處理事情/看書的人。缺點就是選擇相對少(主要就是咖啡和簡單糕點),價格高,且位置在A區,如果你的登機門在另一頭,可能不值得特別繞過來。但如果你是深度咖啡控,這裡可能是桃園機場咖啡廳中最能滿足你味蕾的地方。
桃園機場咖啡廳價格指南(大杯熱拿鐵為基準)
想知道在桃園機場咖啡廳喝杯拿鐵大概要噴多少錢?來,幫大家整理一下,讓心裡有個底:
咖啡廳型別 | 價格區間 (NTD) | 平均價格 (NTD) | 備註 (血淚經驗談…) |
---|---|---|---|
國際連鎖咖啡 | 170 – 190 | 180 | 星巴克、Ritazza 領軍,穩定地貴! |
臺灣連鎖咖啡 | 150 – 170 | 160 | 伯朗、路易莎,稍喘口氣但仍心痛。 |
精品/特色店 | 150 – 180+ | 165+ | D2、酷摩、高宇庭,價格反映品質 (有時值得)。 |
速食店咖啡 | 60 – 100 | 80 | 摩斯漢堡!純粹功能取向,別要求風味層次。 |
茶館飲品 | 160 – 190+ | 175+ | 春水堂珍奶!為臺灣之光付點機場稅吧… |
你看!價差可以到快三倍耶! 這表格一出來,我自己都嚇一跳。選擇哪家桃園機場咖啡廳,預算真的是個大關鍵。想省錢又只要咖啡因,摩斯是你的好朋友(但內心會覺得有點空虛)。想喝點好咖啡又不想破產,臺灣的伯朗、路易莎是折衷點。追求品質和體驗,就得準備多掏點錢給星巴克、Ritazza或高宇庭了。至於珍奶… 那個機場稅,唉,為了家鄉味,我認了(掏錢包)。
桃園機場咖啡廳選擇心法 (老旅人經驗談)
跑機場跑到變半個地頭蛇,我總結出挑桃園機場咖啡廳的幾個實用心法,保證接地氣:
- 看時間:
- 紅眼班機/深夜抵達: 首選星巴克或伯朗(尤其入境層的),它們開最早關最晚,是黑暗中的明燈!其他很多店半夜是鐵門拉下的。記得先查航廈裡哪家開著!別白跑。
- 轉機時間長 (>3hrs): 恭喜你!可以挑舒服或有特色的,像春水堂慢慢喝茶吃點心、D2吃蛋糕、Ritazza感受歐風,或是高宇庭安靜喝手沖。時間就是本錢!
- 趕時間 ( 摩斯漢堡(快!)、或順路的星巴克外帶杯最實際。別幻想坐下來慢慢享受了,拿著邊走邊喝吧兄弟。
- 入境後立刻想坐: 鎖定伯朗(一、二航入境大廳)或一航的路易莎!出關/領行李累炸了,立刻能坐下的重要性爆表。二航入境想喝咖啡?美食街的伯朗或看當時開啥吧。
- 看位置 (登機門/航廈):
- 你的登機門在哪區超重要!桃園機場不小,尤其是二航,從頭走到尾可能要20分鐘! 別貪圖某家店,結果誤了飛機,那杯再好的咖啡都會變苦澀。優先選離你登機門近的。上面推薦的有標大概區域,記得多看機場指標。
- 第一航廈 VS 第二航廈:選擇差很多!二航明顯較多樣化、更新潮的店(Ritazza, D2, 春水堂, 酷摩都在二航)。一航選擇少些,但該有的基本款(星巴克, 伯朗, 摩斯, 路易莎(入境), 太平洋鮮活)也有。高宇庭算一航小亮點。
- 看需求:
- 純粹補咖啡因: 摩斯咖啡、伯朗美式、星巴克基本款,哪個順路便宜選哪個。功能達成!
- 想喝好咖啡: 高宇庭(手沖首選)、酷摩(精品路線)、CAFFÈ RITAZZA/D2(不錯的義式)、路易莎(品質穩定選擇多)。
- 想吃甜點: D2惡魔蛋糕櫃優先!星巴克糕點次之。其他家選擇很少或普通。
- 想吃正餐/鹹食: 太平洋鮮活(簡餐)、摩斯漢堡(速食)、春水堂(麵點小食)、伯朗(三明治簡餐)。
- 想喝珍奶/臺灣茶: 春水堂!幾乎唯一推薦。
- 需要工作/安靜: 高宇庭(最靜)、Ritazza(二航D區較靜)、挑星巴克或伯朗的角落位置(但碰運氣,通常吵)。
- 需要插座: 星巴克通常最多(記得帶轉接頭!)、伯朗部分座位也有。其他家較少或看運氣。充電需求大的人,插座位置決定你的咖啡廳!
- 帶小孩/多人: 太平洋鮮活、春水堂空間較寬敞,餐點選擇也多。星巴克座位多但常滿。
- 看預算: 回頭看看價格表,摸摸錢包再做決定。一杯NT$180的拿鐵下不了手?摩斯NT$80的美式在呼喚你。珍奶機場稅只能忍痛付了…。
個人真心話時間(帶點負評才真實)
講了那麼多推薦,總得說點實在的、甚至吐槽的,這才像真人分享嘛!桃園機場咖啡廳幾個讓我翻白眼的地方:
- 價格!價格!價格! 講三遍表示真的很痛。這絕對是最大硬傷。一杯拿鐵動輒NT$160-190,珍奶逼近NT$200,比市區貴上30%-50%跑不掉。每次刷卡都有種被搶劫的感覺,但又不得不屈服於咖啡癮和機場環境。這是機場生態,沒辦法,但還是要抱怨一下!真想省錢?自己帶保溫杯裝好再出門…(但安檢液體限制麻煩)。
- 尖峰時刻一位難求! 特別是星巴克、春水堂這種熱門店,還有用餐時段的美食街咖啡座位。拖著行李繞來繞去找位子,火氣都上來了。那種看到空位像看到寶的感覺,旅人都懂。
- 噪音轟炸! 機場本身就是個大聲公。廣播聲、推行李車聲、聊天聲、小孩哭鬧聲… 想找個安靜角落真的很難。除了像高宇庭這種位置偏一點的店,其他多半吵雜。帶降噪耳機是標配。
- 插座之亂! 需要充電的人多,但插座永遠不夠!找到有插座的位子像中樂透。而且有些插座設計不良,很難插,或是被旁邊的人行李擋住。自備行動電源最保險。
- 部份店家品質不穩定: 即使是連鎖店,機場分店的品質有時會飄。可能人太多太忙?咖啡師心情不好?喝過幾次星巴克奶泡粗得像肥皂泡,或是伯朗咖啡淡如水。看運氣啦!
- 驚喜感偏低: 大部分還是連鎖品牌為主,獨立特色小店很少(高宇庭算例外)。對於喜歡挖掘小驚喜的我來說,選擇上少了點新鮮感。
總結我的最愛與情境推薦
最後,直接了當告訴你,在各種情況下,我這個老旅人會怎麼選桃園機場咖啡廳:
- 落地入境,累爆只想快點坐下: 伯朗咖啡館 (入境大廳店) 或 路易莎 (一航入境)。 近!最快解脫!路易莎咖啡稍好一點點。
- 趕早班機,需要提神又怕沒開: 星巴克。 開得最早最可靠,品質穩定。
- 轉機時間長,想好好放鬆吃點心:
- 二航廈:D2惡魔蛋糕 (吃蛋糕) 或 春水堂 (喝珍奶吃小點) 或 CAFFÈ RITAZZA (歐風氛圍)。
- 一航廈:找個有沙發的星巴克角落窩著,或試試高宇庭 (夠安靜)。
- 想喝一杯真正的好咖啡:
- 首選:高宇庭咖啡 (手沖愛好者天堂)。
- 次選:酷摩咖啡 (精品路線) 或 路易莎 (豆單選擇多)。
- 需要吃正餐配飲料:
- 太平洋鮮活 (一航,臺式簡餐)。
- 摩斯漢堡 (速食配咖啡,快狠準)。
- 春水堂 (二航,麵點+珍奶)。
- 純粹預算考量,只要咖啡因: 摩斯漢堡的咖啡。 最便宜,功能達成!
- 離臺前想喝最後一杯臺灣味珍奶: 春水堂! 不用猶豫,付錢就對了(含淚)。
桃園機場咖啡廳 Q & A (旅人問,老鳥答)
Q1:第一航廈半夜或清晨抵達,哪裡有咖啡廳開門?
A1:這時真的考驗桃園機場咖啡廳的營業時間!你的最佳(常常也是唯一)選擇通常是:
- 一航入境大廳的伯朗咖啡館: 它們通常開得很早(配合最早航班,可能5點多就開了),關得也晚。下飛機、過關、領行李出來就能看到,是救命稻草。
- 一航3F出境大廳的星巴克: 開得也很早,但你需要入境後再上樓(如果你是入境旅客)。如果你是轉機不出境,要看管制區內的店有沒有開(通常航廈間的轉機通道也有24小時簡易販賣機或小攤,但選擇少)。
結論: 入境旅客,落地後衝出境大廳伯朗機會最大。出發/轉機旅客,看當下位置,星巴克是希望。務必先查詢官網或APP確認當天營業時間! 半夜選擇真的超級少。
Q2:哪間咖啡廳的插座最多、最適合工作?
A2:根據我長期「蹭電」的經驗…
- 星巴克: 整體來說,插座數量是桃園機場咖啡廳裡最多的(尤其是有靠牆沙發或長桌的區域),但用的人也最多!要搶位子,還要祈禱插座沒壞、沒被擋住。記得帶萬國轉接頭!很多是國際插座孔。
- 伯朗咖啡館: 部分店面(像二航4F的)也有設定插座,但數量比星巴克少,要看運氣。
- 其他: 高宇庭、CAFFÈ RITAZZA可能有零星插座,但數量非常有限。酷摩、D2、春水堂這些,插座通常不是標配(或極少),別抱太大期待。
結論: 需要穩定插座長時間工作,星巴克還是首選(前提是找到位子)。其次碰碰運氣找伯朗。強烈建議自備滿電的行動電源! 這是旅人保命符。
Q3:想帶外國朋友體驗臺灣特色,推薦哪間機場咖啡廳?
A3:這還用說嗎!絕對是春水堂人文茶館!
- 理由: 珍奶是臺灣的代表性飲料!春水堂的珍奶在機場環境下品質最有保障,味道夠道地。環境也很有「茶館」氛圍,帶點東方人文氣息(雖然在機場有點違和但老外吃這套)。可以順便點個黃金香酥雞之類的小點心讓他們嘗嘗。一邊喝珍奶,一邊解釋這個「臺灣發明」的故事,完美!其他咖啡廳雖然也有臺灣品牌(如路易莎、伯朗),但飲品本身的「臺灣辨識度」還是珍奶最高、最直觀。
- 次選: 如果時間不夠或位置不順,在伯朗點杯臺灣高山茶(如果有的話)也是一種方式。但論代表性、趣味性和話題性,珍奶完勝!
希望這篇嘔心瀝血、帶著真實血淚(還有錢包失血的痛)的桃園機場咖啡廳全攻略,能幫你在下次進出桃園機場時,更快找到那杯屬於你的“對的咖啡”,讓旅程的開始與結束,都多一點滋味(雖然貴了點…)。安全飛行,享受咖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