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食麵包店

素食麵包店:台北10家特色推薦與新手指南


好啦,我承認,我是個無可救藥的麵包控。空氣中飄散的酵母香氣,烤箱裡金黃膨脹的畫面,還有那咬下去瞬間的酥脆或柔軟… 簡直是每日的小確幸來源!我以前從沒想過,少了蛋奶的「素食麵包店」能玩出什麼花樣?直到幾年前,一位吃全素的好友硬拉我去試一家店,從此打開我的新世界大門!嘿,別皺眉,那滋味,絕對顛覆你的想像!

講真的,當初跟著踏進第一家純素烘焙坊,內心滿是懷疑。櫥窗裡的丹麥可頌層層分明,瑪德蓮有著完美的小肚子,連我最愛的鹽可頌也靜靜躺在那裡。「這些… 真的都沒蛋奶?騙人的吧?」結果咬下那個「奶油」香氣撲鼻的可頌,酥脆得唰唰掉屑,天啊!完全打破我對素食等於「乾硬無味」的刻板印象。那次之後,我開始了專門尋找好吃「素食麵包店」的旅程,簡直像挖寶一樣刺激!

你知道嗎?找到一家真正優秀的素食麵包店,功夫都在看不見的地方。傳統麵包裡的雞蛋(提供結構、顏色)、牛奶(增添風味、柔軟度)、奶油(香氣、酥脆層次),甚至蜂蜜(甜味、保濕),統統不能用!這對烘焙師傅來說,簡直是超高難度挑戰賽。他們得變魔法一樣,找出植物界的替代品:

  • 「蛋」的替代者: 亞麻籽糊、奇亞籽糊黏性超強;嫩豆腐、香蕉泥能讓組織濕潤;商業的純素蛋白粉則像祕密武器。我還親眼看過師傅用鷹嘴豆水(Aquafaba)打發成堅挺的蛋白霜做馬卡龍,超神奇!
  • 「奶」的溫柔革命: 燕麥奶、豆奶、杏仁奶、米奶… 選擇多到眼花。偷偷告訴你,我覺得燕麥奶做的布里歐修,那股淡淡的麥香反而更耐吃。
  • 「奶油」的終極挑戰: 這最難!椰子油、可可脂、非氫化的植物性奶油(像葵花籽油做的),甚至腰果奶油、豆腐… 師傅們不斷嘗試配方比例,才能複製出黃油的獨特香氣和熔化口感。失敗率超高,我吃過好幾家口感像蠟的「偽可頌」,心都碎了。
  • 甜味來源: 椰子花蜜糖、龍舌蘭蜜、楓糖漿、甜菜糖… 各有風味,取代了部分精製砂糖和蜂蜜。有些店家堅持用台灣本產的甘蔗原汁熬煮黑糖,香氣特別濃郁。

這些替代食材不只為了「素」,更悄悄改變了麵包的本質:

  • 更清爽? 少了動物性脂肪,某些品項(像純植物油做的可頌)入口確實少了點傳統的濃郁油香,但相對的,吃完胃不會沉甸甸的,身體感覺比較輕鬆。這算優點還是缺點?看個人喜好囉!
  • 風味更「純粹」? 當強烈的奶香消失後,小麥粉本身的麥香、天然酵母的微酸、堅果或果乾的風味,反而更容易被味蕾捕捉。我覺得這點超棒,像在聽一首更清晰的交響樂。
  • 挑戰更高: 真的,師傅功力高下立判!用動物性材料做出好吃的麵包是基本功;能用純植物材料征服老饕的嘴,那才是真本事。每一次吃到驚豔的純素麵包,我都想衝進廚房給師傅鼓掌!

當然啦,素食麵包店的世界也分幾大派別(我自己亂分的,哈):

  1. 純素 Vegan: 最嚴格派,蛋奶蜂蜜統統 OUT。食材標示要看得超仔細。
  2. 蛋奶素: 接受牛奶和雞蛋,但不含肉類、魚類。這類店比較常見,技術難度相對低一些。
  3. 無蛋 / 無奶素: 避開雞蛋或牛奶其中一項。有些是因應過敏需求開設的專業店。

真心推薦這10家值得專程跑一趟的「素食麵包店」!

1. 穗科手打烏龍麵 (附設烘焙櫃) – 我的無蛋奶入門導師

$45 – $120

地址: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16巷27弄3號

營業時間: 週一~週日 11:30–14:30, 17:30–21:00 (麵包出爐時間約下午1點後)

必點菜單:

  • 鹽可頌 ($45): 我的最愛!外皮超酥脆,咬開是QQ的口感,單純的鹹香麵粉味,越嚼越香。每次吃完烏龍麵都想外帶幾個回家。
  • 核桃肉桂捲 ($75): 肉桂味非常溫和(怕濃烈肉桂的也會愛),麵包體軟中帶Q,核桃量給得大方,甜度剛好。

個人評價: 嚴格的無蛋無奶無蜂蜜!雖然選擇不多,但經典款樣樣到位。麵包體口感偏日系的Q彈,不是歐式那種嚼勁。位置方便,適合初嘗無蛋奶麵包的朋友。服務態度很親切。缺點: 品項真的太少啦!選擇控會有點小失落。

2. Ooh Cha Cha 自然食 – 澳式早午餐裡的純素驚喜

$80 – $180

地址: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二段207號

營業時間: 週一~週日 10:00–21:00

必點菜單:

  • 純素胡蘿蔔蛋糕 ($150): 顛覆你想像!濕潤紮實,香料風味濃郁,搭配的「奶油乳酪」糖霜超綿密,完全吃不出是純素。我帶過非素食朋友去吃,沒人相信沒加蛋奶!
  • 純素布朗尼 ($120): 濃郁紮實,苦甜巧克力味很正點,內裡微濕黏的口感超迷人。配黑咖啡絕配。

個人評價: 雖然主要是澳式早午餐,但甜點櫃的純素蛋糕水準極高!食材講究天然有機,口味調配很有層次感,顛覆你對純素甜點的認知。環境舒適明亮。提醒: 麵包品項相對少,主力在甜點和鹹派。價格偏高,但用料紮實值得。

3. 陽果 Yang Guo 純素烘焙 – 創意滿點的實驗精神

$60 – $180

地址: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69巷3弄10號

營業時間: 週三~週日 12:00–19:00 (週一、二休息,出爐時間不定,FB公告為主)

必點菜單:

  • 純素可頌 ($90): 層次分明,酥脆度是目前吃過的純素可頌裡數一數二的!香氣不同於牛油,是種清爽的植物油脂香。建議當天吃,隔天口感會差一點。
  • 純素提拉米蘇 ($180): 超搞工!手指餅乾、馬斯卡彭「起司」醬、咖啡酒風味都到位。口感綿密滑順,酒香濃郁,是大人口味的甜點。限量,要搶!

個人評價: 超級有個性的小店!老闆夫妻對純素烘焙充滿熱情,不斷研發新品。風格偏法式精緻路線,創意和技術都很強。口味常有驚喜(例如純素起司鹹派、特殊風味瑪德蓮)。缺點: 位置稍偏,店面真的很小,品項限量常撲空,價格屬中高。但那種挖到寶的感覺很讚!

4. 養心茶樓 蔬食飲茶 (附設麵包坊) – 港點師傅的烘焙魂

$45 – $130

地址: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28號2樓 (麵包櫃在1樓入口處)

營業時間: 麵包櫃 週一~週日 11:00–21:30

必點菜單:

  • 菠蘿叉燒包 ($65): 招牌!酥脆的菠蘿皮,裡面是港式蜜汁叉燒「素肉」餡,甜甜鹹鹹,風味非常地道,完全不像素食。這麵包體本身也很鬆軟。
  • 芋頭酥 ($55): 層次分明的酥皮,包裹滿滿綿密微甜的芋泥餡,真材實料,芋頭香濃郁。

個人評價: 超乎預期的美味!結合港點技藝的台式麵包,選擇豐富(羅宋、蔥麵包、克林姆、奶酥都有),價位合理,用料實在。帶長輩來吃飲茶順便買麵包,接受度超高。優點: 交通極方便(捷運松江南京站),營業時間長,適合下班順便買。口味大眾化不易踩雷。

5. 仁里居 – 社區裡的溫暖手作味

$50 – $130

地址: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75巷32號

營業時間: 週二~週日 12:00–19:30 (週一休息)

必點菜單:

  • 無奶鹽之花可頌 ($65): 個頭不小,表皮酥脆,內部組織濕潤帶點咬勁,單純鹽巴帶出麵粉香氣,很耐吃的一款。
  • 豆乳甜甜圈 ($55): 使用豆乳製作,口感紮實Q彈不油膩,外層裹上細砂糖,簡單懷舊的好滋味。

個人評價: 溫馨的社區型小店,主打無奶製品(部分含蛋,購買前請確認)。麵包走樸實路線,沒有炫麗外表,但能吃出真材實料和手作溫度。價格親民,老闆娘很親切。推薦給喜歡簡單原味、不愛花俏的人。缺點: 店面不起眼容易錯過,品項每日略有變動。

6. 綠帶純植物烘焙 – 巧克力控的天堂

$90 – $220

地址: 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62巷9號

營業時間: 週二~週日 12:00–19:00 (週一休息)

必點菜單:

  • 純素經典黑森林 ($220): 層次豐富!濕潤巧克力蛋糕體、酒漬櫻桃、純素鮮奶油,風味濃郁協調,完全不輸傳統版本。華麗又好吃。
  • 純素生巧克力塔 ($160): 塔皮酥香,內餡是超濃郁滑順的生巧克力,苦甜比例完美,入口即化,罪惡感滿點(但值得)。

個人評價: 專攻純素甜點!尤其是巧克力類別表現驚豔,使用高品質原料,風味濃厚細緻。蛋糕造型精緻美麗。想找慶生或送禮的純素甜點,這裡是首選。缺點: 單價高,品項以蛋糕塔類為主,麵包選擇極少。適合嗜甜、追求精緻度的螞蟻人。

7. 艾果豐 Mianto – 米其林推薦的蔬食餐廳附設烘焙

$100 – $250

地址: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23號

營業時間: 餐廳 週二~周日 11:30–14:30, 17:30–21:00 (烘焙品項供應依餐廳公告)

必點菜單:

  • 純素蘋果派 ($180): 層層酥皮包裹著慢煮的肉桂蘋果內餡,酸甜平衡,帶點酒香,搭配一球純素香草冰淇淋,口感冷熱交融,超滿足!
  • 純素檸檬塔 ($160): 塔皮酥脆,檸檬內餡酸度明亮清新,質地絲滑,上面點綴的純素蛋白霜烤得恰到好處,完美解膩。

個人評價: 米其林推薦的蔬食餐廳,甜點水準當然不在話下。風格精緻優雅,充滿創意和藝術感。價格反映其名氣和品質。非常適合特殊節日或想體驗高檔純素甜點的時候。提醒: 烘焙品項主要是搭配餐廳的甜點,外帶麵包類選擇不多且不固定,建議先查詢或訂位用餐時品嚐甜點。

8. 小小蔬房 – 文青小店的樸實好味

$55 – $120

地址: 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66號

營業時間: 週三~週日 13:00–19:00 (週一、二休息,出爐時間約下午2點)

必點菜單:

  • 無蛋奶芋頭麵包 ($75): 軟綿的麵包體包裹著滿滿的綿密芋泥餡,甜度適中,芋香自然,很樸實的好味道。
  • 迷你純素司康 ($55/2個): 口感鬆軟帶點濕潤度,不會乾噎,常推出不同口味(如原味、巧克力豆、莓果)。

個人評價: 隱身在士林巷弄的迷你小店,溫馨手作感十足。主打無蛋奶烘焙,品項簡單但用心。價格合理,適合喜歡小份量、不愛太甜膩的人。老闆很熱情分享理念。缺點: 位置較偏遠,店面小座位少,品項數量有限,晚來選擇就少了。但那份悠閒感很特別。

9. 酵素生活烘焙 – 健康養生的自然風

$60 – $180

地址: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5號

營業時間: 週一~週六 10:00–20:00 (週日休息)

必點菜單:

  • 亞麻籽蔓越莓麵包 ($120): 使用大量亞麻籽,口感紮實飽滿,富含膳食纖維,越嚼越香,搭配微酸的蔓越莓很提味。
  • 無糖無油裸麥麵包 ($150/條): 超級健康派!無糖無油,純粹的麥香和天然酵母的微酸,口感非常紮實有嚼勁。適合追求極致健康或特殊飲食需求者。

個人評價: 專注於天然、低負擔的烘焙路線。大量使用全穀物、種籽、天然酵母,少油甚至無油糖。適合注重養生、麩質接受度高的朋友。提醒: 麵包體普遍偏紮實(尤其是無油糖款),口感不像日式軟包,價格因用料實在偏高。「美味」和「健康」的平衡點,可能要看個人接受度。我覺得他們的亞麻籽款很不錯,但裸麥真的太硬了點…(揉臉頰)。

10. 原禾軒養生烘焙 – 傳統漢餅的新生代

$45 – $380

地址: 台北市信義區莊敬路391巷6號

營業時間: 週一~週日 10:00–21:00

必點菜單:

  • 純素綠豆椪 ($65): 酥皮層次佳,內餡是綿密的綠豆沙,甜度適中不膩口,吃得到綠豆清香。顛覆你對傳統油膩綠豆椪的印象。
  • 純素鳳梨酥 ($55/個): 餅皮酥鬆,內餡是土鳳梨熬煮的纖維口感,酸香明顯,不死甜。很具台灣特色的純素伴手禮。

個人評價: 將傳統中式糕餅全面純素化!技術到位,口味調整得宜,減糖減油卻不失傳統風味。選擇非常多樣(太陽餅、蛋黃酥替代品、各種酥餅)。年節送禮給素食長輩的好選擇,好看又體面。優點: 品項齊全,精緻包裝,營業時間長,方便選購伴手禮。口味普遍接受度高。

台北10家特色素食麵包/甜點店快速比較表

店名 類型/特色 必點推薦 價格帶 個人亮點 注意事項
穗科 無蛋奶日式Q彈 鹽可頌、核桃肉桂捲 $45 – $120 清爽耐吃,入門首選 品項選擇少
Ooh Cha Cha 澳式/純素甜點強 胡蘿蔔蛋糕、布朗尼 $80 – $180 顛覆想像的濃郁口感 主力在甜點,麵包少
陽果 Yang Guo 創意法式純素 純素可頌、提拉米蘇 $60 – $180 技術驚豔,口味獨特 位置偏、價高、限量易售罄
養心茶樓 港點風味台包 菠蘿叉燒包、芋頭酥 $45 – $130 口味大眾化,選擇多 麵包屬餐廳附設
仁里居 社區無奶樸實風 鹽之花可頌、豆乳甜甜圈 $50 – $130 價格親民,簡單原味 店面小、品項變動大
綠帶 純素巧克力專精 黑森林、生巧克力塔 $90 – $220 巧克力控天堂,精緻度高 單價高,麵包極少
艾果豐 米其林精緻甜點 蘋果派、檸檬塔 $100 – $250 高檔體驗,藝術感強 主力餐廳甜點,外帶麵包少
小小蔬房 文青手作無蛋奶 芋頭麵包、迷你司康 $55 – $120 溫馨小份量,悠閒感 位置偏遠,品項數量有限
酵素生活 健康養生天然系 亞麻籽蔓越莓、無糖裸麥 $60 – $180 食材講究,低負擔 口感偏紮實,健康取向優先
原禾軒 純素傳統漢餅 綠豆椪、鳳梨酥 $45 – $380 送禮首選,台灣特色 傳統糕點為主

跑了這麼多店,錢包瘦了(笑),肚子飽了,心得也滿滿的:

  • 挑店看需求: 你是要買日常早餐麵包?還是找慶生蛋糕?想嘗鮮創意純素?還是送長輩伴手禮?鎖定目標再去,才不會大海撈針。像我日常補貨會去養心或穗科,偶爾犒賞自己才衝陽果。
  • 閱讀標示超重要! 每家店的「素」定義不同(純素/Vegan/蛋奶素/無蛋/無奶),過敏源也可能不同(堅果、麩質)。購買前務必看清楚標示或詢問店家。別像我第一次在綠帶買錯給蛋奶素的朋友,超糗!
  • 新鮮度是關鍵: 少了蛋奶的「天然保濕劑」,很多純素麵包老化速度較快(尤其可頌類)。強烈建議當天購買當天享用,風味最佳!隔天吃,口感真的會差一截,特別是酥皮類。
  • 價格 vs. 價值: 使用好的植物性原料(有機麵粉、冷壓植物油、天然代糖)成本本來就高,加上研發不易,素食麵包店的定價通常比一般麵包店高一點點。我學會看配料表和實際用料來判斷值不值。陽果的提拉米蘇貴,但那手工繁複度,我買單!
  • 多給點包容心: 純植物烘焙難度真的高。可能偶爾會遇到口感沒那麼完美(偏乾或組織不夠蓬鬆)的品項。我也踩過雷,像某家的純素布里歐修,口感紮實得像發糕… 但別因此否定所有店。換一家試試,總會找到你的愛店!

給素食烘焙新手的真心建議:

  1. 降低一點點期待值: 別想著「要跟傳統用牛油雞蛋的一模一樣」。把它當作一種全新的美味類別來探索,會發現很多驚喜!
  2. 從經典款入門: 鹽可頌、歐式麵包(如法國長棍的變體)、簡單的麥芬或司康,這些相對容易做得好吃,失敗率低點。
  3. 關注「風味」和「口感」平衡: 好的素食麵包,即使沒有蛋奶,也該有愉悅的香氣、適當的組織(鬆軟、Q彈或酥脆)、平衡的調味(不會過甜過鹹)。
  4. 勇於嘗試: 看到沒吃過的口味或品項,只要成分OK,大膽買一個小的試試看吧!很多驚喜就是這樣發現的,像仁里居的豆乳甜甜圈就讓我念念不忘。
  5. 找到你的愛店: 多跑幾家,總會找到契合你口味和預算的素食麵包店。支持用心經營的店家,他們才有動力繼續研發好產品!

Q &A時間:

Q:純素麵包常用的代蛋材料(如亞麻籽糊、豆腐)會影響味道嗎?
A:老實說,會!亞麻籽糊有淡淡的堅果味(適合全麥、雜糧包);嫩豆腐讓組織更濕潤但味道極淡;香蕉泥會帶甜味和香氣(適合香蕉蛋糕)。但只要搭配得宜,不會有怪味,反而形成特色。陽果的可頌就完全吃不出是誰代替蛋,只覺得酥香!
Q:買回家的素食麵包怎麼保存最好?
A:超級重要! 酥皮類(可頌、丹麥)當天吃最讚!其他麵包建議密封放「冷凍庫」(不是冷藏!冷藏會更快變乾硬)。要吃的前一晚拿到冷藏退冰,或冷凍狀態直接噴點水放小烤箱/氣炸鍋低溫回烤幾分鐘,最能回復口感。我試過,冷凍後回烤的可頌還能保有7成酥脆,比放室溫隔天好太多!
Q:要送禮給素食朋友,除了原禾軒的漢餅,還有推薦哪家店整體質感好?
A:綠帶純植物烘焙 的蛋糕和生巧克力塔,精緻度高,包裝也美,純素朋友收到會很開心。艾果豐的甜點非常有藝術感,適合重視視覺和味覺雙重享受的人,絕對有面子。這兩家的東西,連非素食者都會讚不絕口。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